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
发布日期 2013-11-26  人气:1344
 
 
现代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
 
 —摘自《现代国际礼仪》(李晶编著)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现代国际礼仪作为国际社会通用的言行举止的行为规范,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遵守。毫无疑问,国际礼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交流、增进双边和多边友谊、建立良好国家关系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世界各国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因此,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必然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国际礼仪与各国风俗习惯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在遵守国际礼仪规范的同时,又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对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礼仪禁忌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国际礼仪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友好关系的功能。
 
第一节
风俗与禁忌概说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崇高信仰以及民族特性等差异,世界各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一、风俗的概念
 
   风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但是,风俗又是礼仪的特殊形式,因而是我们学习国际礼仪所必须关注的问题。风俗,又称为习俗、礼俗或民俗,它是一个非常普通、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却又广泛地流传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中、根深蒂固地埋藏于人们的心理之中,具有复杂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
   风俗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传承和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民族或群体因为社会生活实践的不同,生成了各自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由于这些思想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经常重复出现,因而逐步成为了本民族、本群体的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或习惯,这些模式或习惯经由一代又一代的留传,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风俗”。
英国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认为,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常规化行动中所包含的规则;在重复行动中明显可辨的文化类型;整个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性质”。根据邓肯·米切尔的解释,“风俗”这一概念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断重复的某种行为方式。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要道别,做错了事要表示道歉,别人帮了忙要表示感谢等等,都是常规化的行动。
第二, 常规化行动中所包含的规则,是指人们常规化行动不是随意的,是有章可循的。比如,两个陌生人见面需要自我介绍或者别人引见,这种介绍或引见要按规则行事。若两人的地位、年龄、性别不一样,在引见时,则需要先向长者介绍年轻人,向地位高的介绍地位低的;先向女性介绍男性。两人相见常施握手礼,但握手也是有规则的。一般应由主人、年长者、地位高者、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轻人、地位低者、男士与人见面时,需先致问候,待对方伸手后再握。男士在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而女士则不必如此。
第三, 在重复行动中可辨的文化类型。是指人们在常规化、有章可循的行动中体现出他们各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点。比如,在交际过程中,西方人惯于拥抱、吻面或吻手礼。中国人在过去,日本人在当代常施鞠躬礼。东南亚不少信仰佛教的国家则行合十礼。这些习俗礼节告诉人们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1]
第四, 整个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性质。是指风俗虽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显然与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
    邓肯·米切尔的解释,对风俗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通过他的解释,我们基本上可以对风俗的概念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美中不足的是,他只对风俗一词的内涵及其它的表现形式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但很难说是一个科学的定义。因此,我们还无法获得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
    我国的学者对风俗这一概念的解释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积累起来、并为多数人遵循的行为方式,‘社会上众人某种行为型式的一致趋向’”。[2] 这一解释虽然抓住了风俗这一概念的本质和内涵,但又显得过于简洁,对风俗流行范围的界定也过于笼统。风俗不仅只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行为方式,因为即使在同一个民族中,不同的群体也存在着各具特点的行为方式。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就无法解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了。
在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试图对风俗的概念进行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力求获得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定义。风俗,就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和特殊的环境下逐步形成的、为本民族或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具有本民族或群体文化特色的习惯性的各种行为规范。这个定义不仅概括了风俗的本质和内涵,而且也把握住了风俗的基本特征。为了说明这一定义的准确性,我们有必要对其内涵和特点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首先,风俗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和一般意义上的礼仪有所不同。礼仪流传于整个社会,是全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而风俗传播的范围则较礼仪要小,一种风俗多流传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和相对固定的群体中,而成为这个固定群体成员的行为规范。一旦超出这个群体或群体所处的地域范围,这些行为规范便失去了约束力。只有当某一风俗流传到整个社会并成为这个群体之外的其他成员的行为规范,这一风俗才成为一般意义上的礼仪。
其次,风俗不仅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也是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产物。从服饰风俗、饮食风俗到建筑风俗、节日风俗乃至婚丧嫁娶风俗无不与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不同的民族或群体的风俗习惯之所以千差万别,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例如中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广大国土的东西南北,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在服饰、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等方面形成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风俗比礼仪具有更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最后,风俗是一种带有非常明显民族或群体个性色彩的行为规范。风俗是整个民族或群体所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一旦形成,便会深深地打上本民族或群体的烙印而且世代相传。一般来说,在公众场合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人们基本上可以通过某个人的穿着服饰、举止言谈、饮食爱好等等方面的特征判断出他(她)属于哪一个民族或群体。因为风俗是以习惯形式起作用的。对于某一民族或群体的个人而言,风俗是一种历史事实。一出生,本民族或群体的传统习惯便渗透到他所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个人内在的东西,不按照习惯去做,反倒觉得不自在。因此,在许多场合都会不自觉地或下意识地将带有本民族或群体的习惯流露出来。
总之,风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本民族或群体以及本地域特色的人情、风尚、礼仪习惯、心理倾向等各种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区别另一个民族和群体的重要特征。
 
二、禁忌的概念
 
禁忌是与风俗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只不过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和风俗一样,不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或每一个民族甚至连不同的群体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禁忌。当今世界到底有多少种禁忌,恐怕没有哪个人能准确地说出来。所以,尊重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或群体的风俗就必须知道他们的禁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往活动时做到应对自如,达到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
实际上,风俗本身就包括了一些禁忌的成分。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禁忌就是风俗的一个组成部分。禁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是随处可见的,大到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小到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等等,可以说禁忌无处不在。同时,世界上的各种禁忌也可谓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禁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不同地区或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禁忌。比如,中国南方和台湾地区忌讳数字“4”,因为4的发音与南方话和台语种的“死”相同,所以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大都尽量避免使用4这个数字。但在中国另一些地区的人们则认为4是个吉祥的数字,因为4在乐谱中的发音为“发”,即“发财”之意。
而同一个数字对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来说,喜、恶也截然不同。在西方很多国家中,人们普遍忌讳“13”,认为13是个不详的数字。因此,饭店很少有13号房间,请客尽量避免13人,旅行外出办事尽可能避开13日等等。相反,在中国人们对13却比较偏爱。如儒教的经典著作《十三经》、古典小说中的“十三太保”、“十三妹”,北京有明朝的“十三陵”。
对于同一种色彩,不同的国家、民族也有不同的爱好和忌讳。如日本人忌绿色,视其为不吉祥,而在欧亚一些国,绿色却受到普遍欢迎。黄色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尊贵、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当今的泰国、印度对黄色也情有独钟,特别是僧侣们更是钟爱黄色的袈裟。而叙利亚和巴基斯坦忌用黄色,巴西人把棕黄色看为凶丧之色。埃及、比利时人忌讳蓝色,但在荷兰、娜威、瑞士、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蓝色则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颜色。如果人们不了解有关的禁忌、触犯了交往对象的禁忌,就会造成彼此间的不快,严重的还很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禁忌和风俗一样,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产物。许多禁忌的产生都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某种神秘的力量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感到畏惧有关。当凶相出现或灾难、厄运来临时,人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于某些语言、行为方式或物品器具所致。为了保证幸福平安的生活,人们便对这些语言、行为方式或物品器加以自我限制,或者避免或禁止使用。
另外一些禁忌的产生则与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有关。如在中国古代,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最高权威,皇帝的名字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大臣官员和平民百姓都不能直接称呼或随便使用,其他人的名字中绝对不能有皇帝名字相同的字。皇帝的物品,除皇帝本人外,其他人也是绝对不能使用和仿制的,即使代表皇家的颜色,其他人也不能随便使用,因为使用或仿制这些专供皇帝使用的东西就是触犯皇家禁忌,意味着谋反篡逆。违者轻的坐牢,重者砍头甚至诛灭九族。除古代中国外,当今世界也有许多国家出于政治或历史的原因,对颜色的使用也有禁忌。如爱尔兰忌用红、白、蓝色组合 (英国国旗色);委内瑞拉忌用红、绿、茶、黑、白色 (表示五大党);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因为这是纳粹军服色,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希勒军队占领过,所以人们一见到墨绿色,普遍会流露出厌恶的情绪。
再如,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对数字“13”和“星期五”的忌讳,最初是出于宗教的原因。由于耶稣和他的弟子在共进晚餐时,出卖耶稣的犹大是第十三个进餐者,耶稣被捕后也是在十三日星期五被处死的。据基督教《圣经》中讲到,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同他的12个门徒一起吃饭,后到的第十三个进餐者犹大为了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权者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并亲自为他们引路,抓住了耶稣。此后耶稣于星期五被钉上了十字架。而且后来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悲剧故事也多与十三有关,最典型的事例是,1970年4月13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3号从39号(13的倍数)发射台升空时,因氧气瓶爆炸而失败。所以,西方人更加认为13是个令人恐惧的不吉祥数字,因而将其作为禁忌。如果星期五这天恰是13号,他们就更加小心谨慎,不敢轻举妄动。在西方国家的宴会上,不能13个人同坐一桌,也不能有13道菜。很多高层建筑都没有第13层,即使有,住户也会自欺欺人地称它为第14层楼,以资安慰。
那么,到底什么是禁忌呢?禁忌,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相互交往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避免或禁止的语言和行为。俗语中所说的“灯下不谈鬼,进山莫说狼”,便是对禁忌一词的形象注解。禁忌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taboo”,字面的意思是指一种因社会习俗或感情上的反感而导致的禁止或忌讳的物体、词语或行为。“taboo”是从汤加语的 “tabu”一词发展而来的,这是18世纪的英国航海家詹姆士·库克船长在弗兰德里群岛(现在的汤加)发现的一个词,并在1777年的航海日志中使用了这个词。汤加人将“tabu”用作一个形容词,他们谈论某人或某事是 “tabu”的,即意味着它们是“处于禁令下的、被禁止的或和别人分开对待的”。库克除了把这个词借用到英语中,还把它变成了一名词,表示禁止,也把它用作一个动词,意为“使其人、某事或某种行为成为禁忌”。 现在,起源于波利尼西亚社会的 “taboo”这一词汇已在说英语的世界中被广为使用。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对禁忌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时认为,禁忌代表着神秘的、威胁的、禁止的、不洁的事物,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被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同时,他还认为,禁忌是“表示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东西或一种暂时性的情况,它们具有这种神秘力量传导作用或者本身即是神秘力量的来源。同时它也代表了由这种事物禁忌预兆所产生的禁制。……这个名词的内涵包括了‘神圣的’和‘超乎寻常的’、‘不洁的’和‘怪诞的’等意义”。[3]
对于禁忌的目的和作用,《大英百科全书》归纳了这么几点:一是,达到直接禁忌的目的,如保护重要的人物和使事物免于受到伤害;保护弱小者免受大人物和神秘力量的伤害;防止以手触摸或接触到死人尸体所引起的危险或误吃某些食物;保护或避免危及生命的重要行为,诸如生育、成人礼、婚姻和性技能等受到干扰;保护一般人不受鬼神的愤怒或其力量所伤害。二是,禁忌可以防止一个人的财产、工具等被偷窃……[4]
综合以上分析和权威人士及权威著作的观点,我们基本上可以获得一个关于禁忌的完整概念。所谓的禁忌,就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避免使用的语言、物品和应该禁止行为,以防止自身和他人受到伤害。简单地讲,禁忌就是人们所禁止或忌讳的言行和事物。禁忌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或群体都各自不同的禁忌表现形式。从举止言谈、姓氏称呼、穿着打扮,到迎来送往、请客送礼、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等,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于各种形形色色的禁忌,我们必须要予以正确客观地评价和区别对待。一方面,有些禁忌源自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神秘力量的无知和敬畏,因而包含了许多消极、迷信和愚昧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禁忌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有益经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包含了很多积极的、科学合理的因素。禁忌作为一种即存的历史事实,我们要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区别对待,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对于本民族不合理的禁忌,尽可能地加以改造;对于其他民族的禁忌要以宽容的态度予以尊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入境问禁”。事实上,风俗禁忌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旧的风俗禁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已经或正在逐渐消失,但同时又有一些新的风俗禁忌正在形成。
 
第三节
风俗与禁忌的主要类型
 
风俗与禁忌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崇高信仰以及民族特性等差异,世界各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禁忌,注意了解和把握这方面的常识,对于我们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大有裨益。
国外忌讳之物不胜枚举,交往中注意不触犯对方禁忌,才能获得相互间的尊重与信赖。
 
一、社交风俗与禁忌
 
 
      国外讲究个人隐私权,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谈均应回避。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五不问。一是不问年龄。外国人的年龄是保密的,他们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老”字讳莫如深。特别是外国妇女,一般24岁以后就不会再如实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了。二是不问婚否。中国人爱谈论彼此的婚烟状况,外国人却不然。实际上,让一位老大不小的人向他人“交代”自己尚未婚配,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妇女尤其如此。三是不问经历。该问题既是对方的“老底”,也凝聚着许多悲欢离合,故不便随意谈论。四是不问收入。每个人的收入都与他们的地位和能力有关,被外国人视为自己的脸面,所以是免谈的。那些能够反映出个人收入状况服饰的价格、汽车的型号、住宅的大小等问题都不宜触及。五是不问住址。与外国人初交,不应要求对方留下住址。外国人一般不随便请人到家里做客,若留下了地址就不排除被人找上门去打搅的可能;当然,若是对方自己要求留下地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餐饮风俗与禁忌
 
      历史上,按欧洲人的餐桌礼仪是尽量保持安静,少讲话的。但近年来,宴请已成为社会交际、洽谈业务、联络感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餐桌上边吃边讲,甚至“交谈第一、吃饭第二”的做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常常把谈判桌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移到饭桌上来,以图获得突破和进展。尽管如此,西餐桌上的基本
礼仍应加以注意。禁忌大致有如下十点:(1)急于要和近旁的某人交谈时,不要先用手碰人一下;(2)最好不要隔着人交谈,特别是隔着两个人以上;尤其不要大声与餐桌对面的人谈话;(3)同身旁的人说话时,注意不要把背向着另一个人;(4)满嘴吃东西时不要交谈。不要为了急于想讲话而吃得太快,不要一次往嘴里塞很多食物。如有人跟你说话时,应等嘴里的食物下后再开口;(5)若不是主人,就不要过分地向旁边的女土劝菜,为动员她多吃而讲个不停会惹人讨厌,(6)不要对餐馆的菜食烹调评论挑剔,也不要抱怨服务员的工作;(7)若因健康或习俗等原因,不能吃某道菜时,不要明显地表示拒绝或厌恶,更不要做太多的解释,尤其不要谈自己的疾病;(8)与近旁的说话,声音不要太高,但也不要耳语。如果不便公开讲,则应在另外合适的场合再谈;(9)不要打断别人说话,也不要打听餐桌上别人谈话的内容;(10)控制一下自己说话不要过多,口悬河地一个人长谈,是让人厌烦的。不要与别人争吵,不要因与对方交谈不融洽而显露不悦之色。
 
 
三、 数字的风俗与禁忌
 
许多西方不特别是天主教徒认为“13”这个数字是凶险的,应当尽量避开它。有些人甚至对每个月“13”日这一天也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他们对星期五也认为是吉利的,因些西方不在“13”日(特别是星期五),一般不举行活动。甚至门牌号码、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号、车队汽车的编号等都不用“13”这个数字,宴会也不安排在“13”日举行,更忌讳“13”人同席共餐。忌讳“13”和星期五的主要原因,据说是因为“13”曾作为出卖并使耶稣致死的犹大参加“最后晚餐”的排序数和神话中天国凶神的象征;而星期五则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和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天堂的日子。如果“13”日和星期五碰巧在同一天时,这一天就被西方称为“黑色星期五”,有些人就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此外,非洲的加纳、埃及,亚洲的巴基斯坦、阿富汗、新加坡及拉美一些国家也不大喜欢这个数字。
但不是所有西方人都排斥“13”,13号这一天,飞机照样飞,火车照样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为儿子选择13号举行婚礼。
另外,西方人因战争死亡的恐怖,还忌讳“3”,特别是在点烟的时候,当点到第三个人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婉拒。
在非洲、大多数国家认为奇数带有消极色彩;而在日本,奇数则被看面是吉祥福星的数字,对偶数却不感兴趣。在日本尽量避免“4”和“9”字,因为在日语中“4”与“死”同音,故日本的医院都没有4号病房和病床,谁也不愿意躺在“死”号病床上等死。而“9”的发音与“苦”相近,因此也忌讳之列。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中的广东籍人,也忌用“4”做标志,在遇到非说“4”不可时,就用“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
 
四、颜色风俗与禁忌
 
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于色彩也有不同的爱好和忌讳,如日本人忌绿色,视其为不吉祥,而在欧亚一些国,绿色却受到普遍欢迎。巴西人把棕黄色看为凶丧之色。叙利亚和巴基斯坦忌用黄色。埃及、比利时人忌蓝色,但在荷兰、娜威、瑞士、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蓝色则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颜色。土耳其人喜用素色,忌用花色,认为是凶兆。有些国家出于政治或历史的原因,对颜色的使用也有禁忌。如爱尔兰忌用红、白、蓝色组(英国国旗色);委内瑞拉忌用红、绿、茶、黑、白色(表示五大党);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因为这是纳粹军服色,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希勒军队占领过,所以人们一见到墨绿色,普遍会流露出厌恶的情绪。
 
五、有关动、植物的禁忌风俗与禁忌
 
大象在泰国和印度,被看作吉祥的动物,它代表智慧、力量和忠诚;但在英国,则忌用大象图案,认这它是蠢笨的象征。孔雀在我国是喜庆的标志,可是在英国却把它看作淫鸟、祸鸟,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是自我炫耀吹嘘的表现,蝙蝠在我国被看作“福”的象征,但在美国人眼里,它是凶神煞。仙鹤在我国和日本被看作是长寿的象征,而在法国却作为蠢汉和淫妇的代称。日本人对饰有狐狸和獾图案的物品很反感,认为它们是贪婪、狡诈的象征。北非一些国家普遍忌用狗作商标,但欧美等西方国家却视狗为神圣的动物、忠诚的伴侣,还常常把它们作为家庭成员向客人介绍。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国家和地区,忌用猪作图案,也不用猪皮制品,对我国的熊猫,因其外形似猪,也在禁忌作图案之列。
鲜花美丽而又有魅力,它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向上的朝气,送花在国外非常普遍。由于习俗不同,某些花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区别。如荷花在中国有“花中君子”之称,而在日本却被认为是不吉祥之物,仅用于祭奠;郁金香在土耳其被看作是爱情的象征,但德国人却认为它是没有感情的花。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专用花卉,而在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人眼中,菊花却与死亡相联,只能在墓地或灵前使用。在法国不要送康乃馨,因为它表示不幸;在日本去医院探视朋友不能送白花,那将表示不吉利。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按惯例不能将菊花、杜鹃花、山竹花和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兰花是东南亚的象征,而在波兰认为是激情之花。白百合花对罗马人来说,是美与希望的象征,而在波斯人们认为它是纯真和贞洁的表示。荷花在中国、印度、泰国、孟加拉、埃及等国评价很高,但在日本却被视为象征祭奠的不祥不物。菊花是日本王室的专用花卉,人们对它极为尊重,可是菊花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拉美各国却被认为是“妖花”,只能用于墓地和灵前。在法国,黄色的花朵被视为不忠诚的表示。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六、有关宗教的风俗与禁忌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宗教都已渗透到社会礼仪的众多方面。在欧美国家要考虑到基督教的影响,在中东地区要考虑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在东南亚一带则不能忽视佛教的存在。穆斯林国家的伊斯兰教徒每天要做五次祈祷,这时无论有什么要紧事都应暂且搁下,外来人虽然可以不做祈祷,但绝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干扰当地人的祈祷。对于信奉佛教的泰国人来说,所有的神像都是神圣的,不经允许不准拍照。在进入日本的神社或寺院的房舍之前,则应脱掉鞋帽和围巾
 
第三节
正确处理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的关系
 
在前一章我们介绍礼仪起源和现代国际礼仪的形成时曾谈到,当今世界上流行的许多国际礼仪是从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礼仪发展、演变而来的,同时国际礼仪也吸纳了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礼仪中的精华。风俗禁忌,作为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必然在国际礼仪之占据一席之地。实际上,国际礼仪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国家或民族的风俗禁忌的成分。比如,行握手礼的禁忌、交谈的禁忌、穿戴的禁忌以及进餐的禁忌等等。所以,国际礼仪在很多场合中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风俗禁忌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毕竟是一个丰富多彩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仅仅懂得国际礼仪或一切按照国际礼仪进行交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往往会因为不了解交往对相的风俗习惯和禁忌,而造成双方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比如,握手礼是世界通行的国际礼仪,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却并不对所有人都适用。一个阿拉伯或伊斯兰国家的国家元首偕夫人到西方国家访问,按照国际礼仪,东道国的国家元首应和来宾一一握手致意,但是如果该东道国国家元首不了解阿拉伯人的风俗禁忌而与女来宾握手,就必然会出现十分尴尬的场面。因为按阿拉伯人的风俗禁忌,男人不能与女人握手或者其它的肢体接触。
由此可见,即使是世界通行的国际礼仪,也并非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或所有人行之有效。所以,处理好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地运用国际礼仪、达到国际交往的目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归纳起来就是十二个字: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相互尊重。
 
一、入境问禁
 
入境问禁就是指在进行国际交往之前,首先要对不同交往对相的礼仪习惯、风俗禁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到国外参观访问、考察学习、观光旅游时,必须要对前往国家或地区、甚至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地方的乡土人情、风俗禁忌等情况进行咨询和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做好了这一点,对于我们达到国际交往的预期目的,促进交往双方的相互沟通和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建立稳定而牢固的友好关系将会大有帮助。反之,则往往会在无意之中做出让交往对象反感或者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事情来。这样不仅会伤害交往对象的感情和自尊,达不到交往的预期目的,有的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由于不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触犯对方禁忌而影响与交往对象的关系,甚至招致杀身之祸的事例有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东道国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出于西方人地礼貌,肯尼迪对王后的美大家赞美,并行拥抱和吻面礼。这一举动对欧美人士来讲,是十分正常和得体的礼仪,但却触犯了阿拉伯人的禁忌,并激怒了主持宴会的国王,结果使得宴会不欢而散。另据报道,一百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的传教士来到太平洋岛国汤加某个部落,为了向部落首领表示友好,便按照当时澳大利亚人的习惯,提出与部落首领交换帽子。由于语言不通,加上汤加人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于是这位传教士便走上前,伸手去取部落首领头上的梳子。结果触犯了当地人的禁忌,传教士被活活杀死,尸体也被该部落的人烹煮后吃掉。因为按当地的风俗,部落首领头上的梳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他人触摸这只梳子意味着谋杀首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该部落的后代才发现传教士的被杀原来完全是一场误会,于是集体向传教士的后人真诚道歉。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交往中,由于不充分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禁忌,往往一些善意的举动却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入境问禁”在国际交往中是多么重要性。
 
二、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与入境问禁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尤其在国外进行国际交往活动时,必须对交往对象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并且努力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行事。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某些国家如印度,印尼,马里,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尤其是十三日星期五,遇上这种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使用筷子进食的东方国家,用餐时不可用一双筷子来回传递,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中间;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伊朗称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称赞,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阿拉伯国家妇女比较守旧,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问女主人身体如何;对日本人送礼要注意花式,绿色被视为不吉祥,荷花是祭奠用的,礼品上不要有狐狸的图案,因为这种动物狡猾,贪婪。不要把菜汤和饭拌在一起吃,因为这是喂猫的方式。在婚礼上忌用离开、重复、多次等字眼,在喜庆场合忌用去、旧、坏了、完了等字眼。若不注意这些风俗,会使人误认为对他们不尊重或闹出笑话。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多了解,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
实际上,入乡随俗本身就是国际礼仪的一项重要原则,尊重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也是遵守国际礼仪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交往对象以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与自己打交道,就认为人家素质低、不懂国际礼仪。也不要认为自己按国际礼仪的规则与别人打交道,对方也必须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否则就是不懂规矩,不尊重自己。或者在交往的过程中,你按你们的风俗习惯办事,我照我们的礼仪办法应对。如果这样的话,国际交往就无法进行。
风俗禁忌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既存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我们不可能也无法要求世界所有国家、所有民族和所有人按同一种礼仪模式行事。我们只有处理好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的关系,尊重和顺应交往对象当地的礼仪习惯、风俗禁忌,才能真正达到对外交往的目的。当然,入乡随俗的目的在于尊重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保证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不是为了盲目学习模仿。如果不加分析鉴别、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与环境,盲目模仿或机械地照搬照用他人的风俗礼仪,只会给人们留下象“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那样的笑柄。
 
三、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样也是我们处理国际礼仪与各国各、民族风俗禁忌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既然是相互尊重,就应该是双向的、彼此之间的尊重,而不应该是对某一方的或单方面的要求。具体的讲,就是在国际交往的场合,交往的双方都要以真诚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对方的风俗习惯,而不应该只要求别人了解和尊重自己的风俗习惯,却对别人的风俗习惯毫不了解、关心和尊重,一味按自己的意愿和习惯行事,我行我素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或者只机械地照搬套用国际礼仪的规则,要求对方遵循国际礼仪,而全然不顾对方的礼仪习惯、风俗禁忌;或者只要求对方完全遵照自己的风俗习惯行事,将自己的风俗习惯强加于人,而将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规范置之一边。
做到相互尊重,交往双方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风俗禁忌,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尊重,也只有相互了解才能谈得上相互尊重。同时,我们所说的相互尊重,不仅仅只是尊重交往双方彼此的风俗习惯,而且还要尊重国际通用的礼仪。特别在多边交往的国际场合,参与者更应该遵守国际礼仪的规范,按国际礼仪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能以维护自己本国本民族的尊严和风俗习惯为由,要求其它的参与者按自己的风俗习惯办事,或者另搞一套。当然,在多边交往的活动中,东道主也应该周全考虑,适当照顾一些国家的特殊情况,而不能因为自己是在按国际礼仪的规则办事,就不考虑少数国家特殊的风俗习惯。比如穆斯林国家的人民忌吃猪肉,信奉印度教的人民忌吃牛肉,在举办由众多国家使节参与的宴会时,作为东道国就必须考虑穆斯林国家和信奉印度教国家的这些风俗禁忌,将这些国家的使节同其他国家的使节予以区别对待,给予特殊照顾。但是,作为穆斯林国家和信奉印度教国家的使节,也不能因为自己国家的风俗禁忌就反对其他国家的世界吃猪肉、牛肉。
总而言之,无论是“入境问禁”还是“入乡随俗”,都是为了达到“相互尊重”的目的。而要达到相互尊重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做到入境问禁、入乡随俗。这三者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三点,我们才能切实处理好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的关系,使它们相得益彰,达到促进国际交往、增进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最终目的。
 
 


[1]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第6页。
[2]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第324页。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第211页。
[4] 同上,第210页。
关键词:国际礼仪与风俗禁忌
摘要:
返回顶部
湖北省礼仪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